老子有钱官网

老子有钱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码头箱子越多越好?纷歧定

2023-12-15 2996

       日前,香港葵青九号货柜码头堆场停用,香港港或成为“转运港遗址”的言论甚嚣尘上,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亲自下场辟谣,但葵青货柜码头堆场利用率缺乏50%确是事实,而这也成为了本次风波中刺向香港港的利刃,那么47%的堆场利用率真的意味着香港港没货可运了吗?


  其实,口岸堆场利用率是指口岸堆场的实际使用量与设计容量的比值,反应了口岸堆场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通常用百分比体现。据口岸圈(ID:gangkouquan)了解,目前上海港和青岛港的堆场利用率都维持在接近60%的水平,而我国口岸的堆场平均利用率在60%―80%。


  既然堆场利用率越高说明堆场的实际使用量越多,那是否意味着堆场利用率越高越好呢?其实不然。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疫情期间,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大宗的空箱聚集在口岸,各大口岸纷纷启用备用园地堆置空箱,堆场利用率一度飙升甚至凌驾100%,但随之而来的即是口岸大拥堵,翻倒箱变得异常困难,运营本钱飙升,这是什么看法呢?其实最直观的反应就就是作业时间。大部分口岸在计划堆场时都会预留一定面积的备用堆场,在现有堆场够用时会用作停车等用途,不敷用时便会启用堆放集装箱,更大堆局面积意味着更长的取箱时间,举个例子,如果堆场上一个集装箱取箱时间节省3秒,关于一个每年装船300万自然箱的码头来说,仅仅这一项全年可以节省2500小时的时间。


  据有关专家介绍,当堆场利用率处于60%时关于码头来说是最“舒服”的状态,此时堆场的作业可以井井有条;当堆场利用率抵达70%,是处于比较“舒服”的状态,此时堆场的作业就相对紧张了;然而当堆场利用率抵达75%,此时码头便开始泛起拥堵情况了。那么其中“舒服”与否是怎么界定的呢?其拭魅这和翻倒率有着莫大关系。在古板码头作业中,解决堆场作业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步伐就是集中取箱,当堆场利用率过高时,要做到集中取箱的话就需要增加集装箱堆放层数,但据了解,堆场每增加一层,翻倒率并不是简单地翻倍而是好几倍甚至更高,这也就意味着码头需要面临更高的生产本钱。


  回到本次的风波事件,香港港作为国际中转港,2021年中转率就已高达70%,所以货物的堆存需求与枢纽港相比要少得多,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自然也就更短,由此可见,47%的堆场利用率亦处于合理的水平。


  除了高中转率,香港港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也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宗的人力本钱以及维护本钱,据香港统计处宣布的数据,全港务工人员月薪中位数为19100港币,基于高中转率和市场需求缺乏等原因,香港港选择直接关停堆场体现了其在码头使用中一贯的务实态度,不失为一明智之举。


  堆场利用率数值的崎岖并不可成为权衡一个码头忙碌与否的唯一指标,对口岸而言堆场利用率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规模,而差别的口岸,由于堆场巨细的差别、结构的差别、所处位置的差别、吞吐量情况的差别等,规模也会有所差别,仅凭堆场利用率便断言一个口岸无货可运是很是片面的。


网站地图